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网络 > 正文

知乎从知识工具转向平台 流量变现仍是难题

2017-07-27 07:12 来源:华东日报 作者:张謇

核心提示

“越是信息泛滥的时代,高价值的优质内容越是稀缺。”知乎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白斗斗在7月26日的华南品牌开放日上说。在他看来,这正是知乎的独特价值所在。在内

知乎从知识工具转向平台 流量变现仍是难题

  “越是信息泛滥的时代,高价值的优质内容越是稀缺。”知乎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白斗斗在7月26日的华南品牌开放日上说。在他看来,这正是知乎的独特价值所在。

  在内容基础上,围绕着“知识连接人”,知乎从两年前就开始了商业化探索以及转型。

  今年年初完成1亿美元的D轮融资之后,知识社区开始加码商业化进程,5月份知乎在APP中推出新的“市场”入口,包括知乎live、知乎书店和付费咨询,并且在原生广告上做更多拓展。

  可以看出,知乎欲建立更多商业场景,从知识工具往平台转型。但是如何建立盈利模式、使流量变现依旧是难题。

  知识付费还太早

  知乎商业化过程中,主要通过原生广告、知识付费等方式进行商业模式探索。

  去年2016年4月1日,知乎推出测试性产品“值乎”,如今成为了“一对一付费咨询”的功能,随后原生广告也开始上线;5月,发布知识付费产品“知乎Live”,提供实时语音问答服务;9月,发布“知乎书店”,连接电子书发售和社区讨论。

  这些新产品背后,则是知乎上集中的众多专业人士和问答。根据知乎的数据,截至2017年5月,知乎上已经有8400万注册用户,1700万问题,6300万回答,涉及25万不同的话题,月PV达到140亿。

  从产品效果来看,今年5月份,知乎Live已经举办了超过3700场次,累计310万人次参加,讲者人均时薪超过万元。

  另一方面,关于广告和流量之间的冲突,白斗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早期我们准备做商业内容的时候也做过沟通,但事实上我们相信知乎的广告是能给大家带来好的体验的。只要在前期设定好在做广告这个过程的规范与标准,有底线有原则,对社区生态与长期发展有破坏的,是杀鸡取卵的事情,不可以做。比如以前经常有客户提出,能不能在知乎上做与KOL的合作与买卖,提供大号然后去做投放,这种就是对生态有破坏的行为,我们不会接受。”

  此外,在广告方面,分发和推送是一大关键。白斗斗表示,现在是通过算法去完成这个事情,能根据用户本身的兴趣,去提供相关的广告推送,一方面能提高广告的效果,另一方面,“用户体验”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商业化的重任似乎更多地放在了广告上。知乎对于知识付费的盈利模式并未过多谈及。白斗斗告诉记者:“知识付费有点像淘宝早期,知识付费整体还处于一个比较早的阶段,整体市场还需要一定的培育期。知识付费的形式没那么重要,更是一个顺其自然出现的,更重要的是内核;至于模式,至少在当前这个阶段,知乎并没有把知识付费放在商业化的区块,因为它还太早期。”

  互联网知名评论人士刘兴亮表示,知乎的盈利模式还比较模糊。

  平台化难题

  从邀请制的封闭问答社区变成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到如今进入了知乎的第三个阶段,从知识社区的角度出发,或许它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成为土壤、知识平台,接触更多主体,提供更多服务,创造更多场景,让知识这个事情能够连接一切。”白斗斗说。

  历经七年的发展,知乎从最开始的在线问答社区,演变成一个拥有将近 9000 万用户的知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多的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产品,包括问答、文章、专栏、电子书、Live、圆桌等。

  2016年,知乎CEO周源就公开表达了平台化发展的计划,“下一步,知乎要面向广泛知识消费者和机构伙伴建立一个大型知识平台。并展开更多产品探索与市场创新。”

  知乎正在从工具向平台转变,在挖掘“知识”的基础上,欲成为平台型公司,但是仍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在搜索方面竞争对手不少。一位互联网工程师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在知乎上搜索Python这门编程语言,但是没有收到过Python相关的知识推荐,在“人找信息”的年代,知乎是佼佼者,在“信息找人”的当下,知乎面对不少竞争对手。

  其次,在提供知识方面,相对大V,中小V的个人品牌比较难凸显。一般来说,全网的知识大家总是相信行业中的顶尖人物;具体领域的专业化知识,更新太快,具体的情况很细,基本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内容,半年一年就很难复用。

  此外,若在平台上做社交,则和严肃知识相互矛盾,社交意味着娱乐化,严肃知识则相反。

  广州的一位互联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知乎在提问回答的模式之外,也可以成为个人展示职场能力的平台,迂回做职场社交,介于娱乐和严肃知识之间的交际方式,回答专业问题,自然会成为职场标签,再加上算法能够为猎头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