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体育 > 正文

“放下手机多陪孩子”

2017-07-26 08:0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游龙新闻

核心提示

(原标题:“放下手机多陪孩子”)一个12岁的孩子瞒着父母玩网络游戏,一年的时间消费了6万元;另一个12岁的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其手机充值游戏币,充了1

(原标题:“放下手机多陪孩子”)

一个12岁的孩子瞒着父母玩网络游戏,一年的时间消费了6万元;另一个12岁的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其手机充值游戏币,充了10万元……深圳市消委会此前通报称,深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激增,去年全年深圳市、区消委会共登记上述投诉332宗,而今年上半年就达217宗。值得注意的是,暑假是上述投诉数量激增的时间点。

暑假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如何做好引导工作?这是不少家长关心的话题。日前,在深圳市幸福家庭研究会和银湖沙龙共同举办的“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成长”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不可逆,要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要重要得多。专家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家长要负很大责任”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师、心理学博士高秋凤曾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情况做了课题调研。调查发现,中小学普遍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去学校。因此,孩子手机依赖问题一般发生在家里,家长和孩子对手机使用的感知差异,是造成亲子冲突的核心影响因素。她认为,孩子玩手机游戏不是问题,过度游戏对身心产生影响才是问题。家长需要了解,是否对孩子陪伴太少,或者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爱好,又或家庭缺乏温暖,从而造成问题的出现。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认为,由于家长“不了解、缺引导、弱影响、没示范四个方面的缺失,让孩子没有学会在信息海洋中生存的技能。”

一位名为黄汪霞的家长反映,自己深受孩子“沉迷游戏”的困扰,她的孩子此前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时还曾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但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高一成绩急剧下降,甚至跌落到班级倒数第一,150分满分的数学只考了31分,物理才考了9分。还曾因中午私自跑去校外打游戏被学校停课一周。

“造成这个结果,我们家长有很大责任,因为有苗头时,我们没有正确引导,时代环境变了,家长却没有及时跟上。”黄汪霞反思称,其孩子考取好成绩时,她没有鼓励表扬,总认为这是老师的功劳。孩子升入高中后学习压力剧增,作为父母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缓解压力,才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她认为:“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家长要负很大责任。”

“过度管控和过度放纵都不可取”

“你了解 00后 吗?”“我们回家干些什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乐趣?”“孩子向你要手机时你做了什么?”面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专家建议家长要反思这几个问题。张海波建议家长放下手机,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而高秋凤也建议,要把孩子从手机里“夺”回来,家长要以身作则,回家后可以陪伴孩子读书、游戏,而不是刷手机。同时,可以和孩子多做运动,去爬山、徒步,或者看电影、旅游等,使孩子学习之余得到充分的放松。孩子遇到压力,切勿说教,而是提供有建设性的帮助。

深圳中学心理教师王新红介绍,从她接触的一些学生来看,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家庭的责任要比学校重要得多,那种小学初中放纵玩、高中严管的家庭,最容易爆发矛盾。好的家庭有规则也讲民主,过度管控和过度放纵都不可取,青少年父母学会与孩子“谈判”是一门重要学问。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孔繁昌建议加强青少年对网络功能多样化的认识,培养分散化使用网络的习惯,避免使用内容集中化和单一化。例如,上网除了玩游戏之外,还可以看电影,看新闻,参与公开课等互联网教学活动,做个多选择的网络人。

链接

“防沉迷”,这些招数可试试

1、将计就计 正确引导

和一些反对孩子打游戏的父母不同,深圳大学教授王庆国很鼓励儿子王颖打游戏,不过他鼓励的是“用到智商、提高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的游戏”。他会主动为王颖买一些充满知识性的游戏光碟,比如买一些英文游戏碟,当王颖看不懂时,就会主动去翻字典,“这也是在学习知识”。后来,王庆国给王颖买的游戏光碟的内容涉及金融、法律、军事等,王颖的知识面变得很宽,与此同时,王庆国还告诉王颖可以通过改动程序、机关、密码等掌握一些游戏技巧,引导王颖对计算机程序产生浓厚兴趣。

王颖20岁时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中学时曾获得过华罗庚数学竞赛金牌,在ACM、世界计算机编程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google编程总决赛中勇夺第二名,这是中国选手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2、通过“谈判”达成约定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温同学,在很多人眼中是“别人家的乖孩子”。面对儿子中学时迷恋游戏,温妈妈并没有一味禁止,而是跟儿子做了约定: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适当玩游戏。在温同学看来,爱玩游戏本身不是问题,只要把握好度,再加上父母的适当监督,并不会耽误学习。

家长张女士认为,如今处在信息化时代,完全禁止孩子打游戏并不现实,甚至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越是不让玩,孩子的好奇心越大,越想偷偷玩。还不如开诚布公,引导孩子有节制的玩。再说适当的接触网络游戏,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张女士跟6岁的儿子做了一个约定,节假日、周末每天最多可以玩1个小时的游戏,上学时每天最多玩半个小时。“因为是孩子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他执行得非常好,也养成了在玩游戏上要节制的这个习惯。”张女士说。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84.9%的家长会控制孩子上网时间,而在控制孩子上网时间的方式上,家长更倾向于培养孩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并限制孩子上网设备的使用时长。

3、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范先生认为家长应教育孩子将更多盈余时间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非沉迷网络游戏。要做到这些,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在家不看电视,而是经常看书,孩子会受到影响,陪着我一起看。”

无独有偶,家长尹女士也很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并严格控制家庭电子设备的使用,“我不让孩子看发光的屏幕,那会夺走他的注意力。家里没人看电视、玩手机,大家都在看书、干活,孩子睡觉了才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玩。”尹女士认为,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不是一本正经给孩子讲大道理。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另一方面,可将道理渗透在某些话题的交谈过程中。

4、培养其他兴趣 分散注意力

事实上,“学霸”们也会玩手机,深圳中学心理教师王新红介绍,深圳中学是为数不多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教室、宿舍的高中学校,但却很少出现学生沉迷游戏的情况,原因是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学习之余找到了合理健康的放松渠道,自然而然就不需要通过虚拟的手机游戏满足需求”。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祁觊 记者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