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网络 > 正文

再由商家手持POS终端扫描读

2017-07-29 03:21 来源:华东日报 作者:张謇

核心提示

来源:华夏时报张夏楠越是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越是容易对它出现的时间产生错觉。对很多人来说,如今在便利店、超市或者餐厅、商场里拿出手机来进行支付,似乎已

  对很多人来说,如今在便利店、超市或者餐厅、商场里拿出手机来进行支付,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如果回看移动支付的发展历史,以十年为单位来度量都会显得过长,甚至把目光放在5年之前,所谓移动支付仍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如果移动支付是一本书,大篇幅的笔墨才刚刚开始。不过,从故事的开篇起,无论在哪个时点都不乏技术的较量与机构的博弈,故事的主角也总是在变换。

  NFC:占得先机

  技术的快速迭代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尴尬:与十年前相比,移动支付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查阅十年前的文献,当时的研究案例在今天已经很少被提及。例如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广东银联的DNA手机支付,市政交通一卡通倒是已经广泛普及。

  而再往前追溯,移动支付的方案最先在邻国日本和韩国出现也已经是2004年左右。当时,日本的移动运营商NTTDoCoMo推出基于FelicaIC芯片的移动支付业务;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STK、KTF、LGT则主推基于红外线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

  在国内,后来被广泛提及的NFC支付在十年前已经出现萌芽。

  2005年,成立刚满3年的中国银联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跟踪、研究NFC的发展。很快在2006年,中国银联便推出一项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

  作为另一个主要参与方,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移动运营商在当时也有自己主导开发的移动支付产品方案。

  在银联与中国移动的外围,包括设备厂商、芯片商、方案提供商、银行、商家等都开始露头。

  2009年前后,中国移动和银联相继在一些省市内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试点。中国移动在2010年入股浦发银行时也被认为是为移动支付布局。银联更是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起设立手机支付产业联盟。

  而银联与中国移动之间就NFC技术的标准存有分歧:NFC的工作频率存在银联的13.56MHz和中移动的2.4GHz两种标准。标准不统一,无疑影响了参与产业各方大举投入的信心。

  直到2012年6月,中国移动与银联签订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放弃自主开发的2.4GHz标准,分歧才结束。

  而在当时,移动支付未实现大规模推广,受理环境不完善也是主因。

  虽然银行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从2005年便提上日程,但由于成本的原因,银行方面并无积极性。同样,受理侧POS的非接改造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凭借市场机构之力来达到。

  2011年,央行发布《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IC卡芯片的迁移工作,同时要求ATM终端和非现金终端进行金融IC卡受理改造。

  随着金融IC卡的普及与POS终端的非接改造逐年推进,NFC支付终于等来机遇。不过,对手很快就出现了。

  二维码:后来居上

  故事还有另一条主线。

  2011年的10月,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支付宝公司正着手准备推出一种针对手机扫拍二维码的支付方案,并称之为是国内首个针对二维码应用的支付方案。

  就在那一年的5月,央行刚刚发放了第一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是其中之一。

  未获得牌照前,支付宝也曾以短信、语音、客户端软件等方式涉足一些移动支付业务,但却并非主流。

  2012年夏天,打车软件出现了。打车的小额、高频场景与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形成契合,成为扫码支付最先普及的领域。之后,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也借由打车软件进入市场。

  对比NFC支付,二维码支付是基于账户体系搭建起来的支付方案,几乎不涉及硬件设备改造,而且产业参与方少,更容易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腾讯在打车软件上的补贴力度之大,使市场局面快速打开。

  扫码支付在线上的拓展也跟着铺开。根据支付宝在2013年11月发布的一项数据,其扫码支付覆盖了航旅、游戏、团购、B2C行业等46万家网站商户。

  然而风声突然就收紧了。

  2014年3月14日,一份名为《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出现在了网上。这份由央行下发的文件要求要全面评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很快,文件的真实性就得到了确认,并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央行方面解释称,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不明确,相关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

  而中金公司则评价认为,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银联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之后,虽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在5月时表态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二维码的标准,重新推出尚无具体时间表。

  但到7月时,支付宝就低调重启二维码支付,并在上海进行补贴推广。对此,监管保持了默许的态度。8月,微信支付也推出“面对面收钱”的功能,重启二维码支付。

  不过,此前的主动型二维码支付在这时转变为被动型二维码支付,即从原来的客户扫描商户的二维码,变为由客户生成二维码,再由商家手持POS终端扫描读取。扫码方式的变化,使安全性有了很大提升。这一改变被认为是监管没有再干预的主要原因。

  解开了束缚,两家支付巨头的“圈地”大战随即打响了。

  阵营划分

  2014年的“双12”,是一个值得书写的时点,这是二维码支付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线下推广。

  当天支付宝联合约2万家线下门店推出支付宝钱包付款打5折的活动。支付宝在“双12”下午3点半的交易数据显示,支付宝钱包全国总支付笔数超过400万笔。全国消费者买下了超过90万个面包、100万瓶牛奶、15万个毛毛豆蛋糕、35万个水饺、2万个比萨、21万个馄饨、5万个甜筒和50万包芒果干……

  比这些数字更值得惊奇的,是人们对一种完全陌生的支付方式所展现出巨大的热情。

  补贴的方式看似简单粗暴,却能直击红心。这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百试不爽。

  除了对消费者的补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于服务商的返利补贴也是大手笔。在财付通和支付宝向商家收取的费用中,几乎有一半补贴给了服务商。一批从事聚合支付的服务商迅速崛起,返利就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

  对比来看,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中,借记卡的费率为0.35%,封顶13元,贷记卡发卡行服务费费率为0.45%且不封顶;由于二维码支付并没有行业标准,服务费率是由市场自主决定。